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6206|回复: 0

兴趣班“鄙视链”不过是另一种焦虑贩卖

[复制链接]
  • 打卡总奖励:294
发表于 2020-9-14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

最近,一份“教育培训班鄙视链”的名单在网上热传。马术班、竖琴班、国际象棋班等相对冷门的课程,处于“鄙视链”的顶端,而常见的兴趣班,比如钢琴版、书法班则被认为是“俗气”“廉价”的低层次课程。

  与此同时,有媒体在湖南、吉林等地调查后发现,不少家长为孩子挑选兴趣班时,并不是优先考虑孩子的意愿,而是专挑冷门、昂贵的课程。甚至有人毫不客气地说:“足球、篮球、游泳、跆拳道都司空见惯了,现在受家长追捧的是棒球、橄榄球、击剑、冰球、高尔夫、马术”。

  兴趣爱好本身并无“高大上”与否的属性,关键在于人们如何看待它,当一个兴趣培训班被赋予特殊的文化身份,其“光环”便逐渐形成了。“物以稀为贵”,越是罕见的领域,越有可能让人摸不到头脑,因为不了解,而产生某种奇特的幻想甚至崇拜,反之亦然。试想,世居草原之上的牧民家庭,谁会认为让孩子学马术是高大上?

  再者,便是文化话语权发挥的作用。可以看到,在这份“鄙视链”中,越“西方化”或者“国际化”的兴趣爱好,越有可能得到家长的追捧,比如国际象棋、马术、高尔夫等领域,被不少人视为“培养绅士淑女”甚至“步入上流社会”的捷径。这样想的人多起来,更多资本与优质人脉也就逐渐附着在相关领域之上,因此,一些家长不惜花费重金,也要让孩子跻身其中。

  在教育领域竞争愈发激烈的形势下,家长们的强烈焦虑感虽然情有可原,却未必是理性之举。其实“鄙视链”背后,不乏攀比意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的天赋的不同,真正的“通才”毕竟罕见,家长要做的是,是让孩子的兴趣天赋与课程的实用性相结合。盲目追求“高大上”的兴趣培训班,或者“眉毛胡子一把抓”,很有可能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其心理健康与长远发展并无好处。

  面对一些兴趣培训班天花乱坠式的自我宣传,以及某些网上的营销号为了流量刻意制造的舆论焦虑感,家长们要具备“反套路”的意识,以冷静的态度应对变化无穷的焦虑贩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培训班的意义,并不是让孩子显得多么“高大上”,而是帮助他们找准自己的优势,培养训练孩子的学习热情、思维方式,促进其在校园中的学习与发展。因材施教地引导孩子获得多面的兴趣与技能,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才是选择兴趣培训班的应有之义。


来源:中国青年报


新靖江论坛内发表的信息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发布信息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新靖江论坛联系删除!
+10
新靖江论坛(www.xjjbbs.com www.0523.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