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853|回复: 32

汉字别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3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
                                   汉字别传
              江苏省靖江市斜桥中学(邮码:214513)  张海如
               (一)    神奇的方块

    汉字的来源、汉字的演变、汉字的表意性等等,有关专著上早有说明,无需赘述。我这里记录的主要是有关汉字的另类传闻。
    在数以万计的汉字中,通常每个汉字只读一个音节,一个方块读出两个或多个音节的汉字极为罕见。古代汉语中,经常能看到的,好像只有一个“诸”字,工具书上注得很明确,它是“之于”或“之乎”的合音。现代汉语中,常能见到的,主要是其他民族的几个舶来品,诸如“浬”读作“海里”,“吋”读作“英寸”,“瓦千”读作“千瓦”。
    我国有些少数民族的文字,看起来也是一块一块的,可读起来就不是一块一个音节了。有一次,我坐在拉面馆里,看到对面墙壁上贴着一副对联,看起来那上面的文字不像是汉字的花鸟化、蝌蚪化,究竟写的是什么,什么意思,怎么念,我好奇地向店主人请教。可能由于文化水准较低,一时他也说不清楚。只是告诉我,那是回族文字,上面的每一块,不像汉字只念一个音节,每一块要读成几个音节。究竟是怎么回事,有待日后向行家们请教。
    那么,来自我们文明古国本土的,一个方块念几个音节的汉字有没有呢?正儿八经的辞书上,我好像还未曾看到过,可民间却是常见的。如“福全福”,通过变换福字的部分构件,写成了一个方块。“黄金万两”用繁体竖着写,兼借上下衔接处的个别笔画,就写成了一个长方块。人家贴在墙上的“招财进宝”也是一个道理,只是组合的方式有所不同罢了。实际上,那形式上的一个方块不能算是一个汉字,而是几个汉字的合写,而这些又不是六书中表述的那些形声、会意之类的文字。
    说到兼借笔画,我曾看到过一个汉字构件互借重组的妙品。那就是在浙江天台县琼台仙谷中,有一堵崖壁上凿刻了一幅图案,整个外形是一枚戏称孔方兄的大铜钱,在中间方孔的四面,不是镌刻“乾隆通宝”之类的字眼,而是分别凿刻着“隹”“五”“矢”“止”四字。粗看不太明白,稍一思索,此四字共借一个方孔“口”,构成了一块内方外圆的整体,念作“唯吾知足”。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设计者让“只有我才知道满足”这个意思躺在一枚大大的钱币之中,个中给人带来的思虑是何等的深广啊!
    我还欣赏过一副精美的庆贺八十大寿的寿联,名曰“八仙上寿组字歌”。把一首祝寿的诗篇,字与字之间共用某些笔画,分别组合成十六个方块,每联八块,骈列在一幅中堂百寿图的两侧。现将每个方块解开抄录:“钟离点石”“把扇摇”,“果老骑驴”“走赵桥”。“彩和手执”“云杨板”,“国舅瑶池”“品玉箫”。“洞宾背剑”“清风客”,“拐李提葫”“得道高”。“仙姑敬奉”“长生酒”,“湘子花篮”“献寿桃”。细细品味,这副寿联别出心裁,妙不可言,把汉字的那种灵动神奇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心思独到得让人拍案叫绝!
    汉字实在是一种趣味无穷很了不起的方块符号,她的稗官野史、次生蘖枝同样风流倜傥,美妙神奇,放射着异常璀璨的光芒!我们完全可以骄傲而自豪地说,在世界文化长廊中,中华民族的文字独树一帜,独占鳌头,独放异彩!
新靖江论坛(www.xjjbbs.com www.0523.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4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相传,文字相传
新靖江论坛(www.xjjbbs.com www.0523.cn)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4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正是由于汉字的特殊构造,才产生了很多有趣的中国谜语.
新靖江论坛(www.xjjbbs.com www.0523.cn)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4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有一个贴子找不到了,好象是MAYIN的
新靖江论坛(www.xjjbbs.com www.0523.cn)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4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字的毁誉

(二)    别字的毁誉         斜桥中学    张海如
       一般说来,写错字没理由,用错字没道理,改错字定然事出有因。然而,古今许多事情,就是在好多所谓对错之间焕发出撩人的趣味来。
       从前有户人家请人代写宅基转让契约,其中写到一项条款,本意是原宅基上有一棵柿子树不卖,结果误写成“是树不卖”,由此引发了一场诉讼纠纷。
       有一家因杀人案件告状,状纸上原本写的是“用刀杀人”,被告方贿赂买通了县官,那位青天大老爷,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提笔把原状纸上“用”字的最后一笔顺势改写为竖弯钩,让其变成“甩”字。一笔之差,性质大变,由故意杀人变成过失杀人!
       把汉字的某个笔画稍加变动而酿成笑话的事情也不胜枚举。
       从前,有个横行霸道的官儿,除夕夜在自家门上贴了一副对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俱夫人。有位过路的老秀才一看,心里想,你这个鱼肉乡里作恶多端的狗官,如此高傲张扬,也配?他摸出毛笔,蘸了些唾沫,把三个“士”字的最后一笔都改长了,把三个“夫”字都添上一撇,把三个“人”字都加上两横,为一方老百姓出了一口恶气!汉字稍微一变,也真够有些人喝一壶的!
       听说,前不久,有位声名显赫的大人物,写了一本书,由于书中病句连连错字频频,一世的英名大大掉价,跟着还来了许多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绯闻,弄得酸兮兮臭烘烘的,真让人有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感觉。
       由此,我们在书写汉字的时候,要尽量避免错别字,尤其是用错了字,最易让人误解。“紫禁城”写成“紫金城”,一北一南,一座雄踞于北京城内,一座珍藏在武当山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又有一说,叫书法无错字。后人巧借有些书家的字,另辟蹊径,赋予了“为我所用”的含义。西湖的导游介绍说,岳母当年在儿子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字时,故意不刺“国”字中的那一点,以待岳飞功成名就衣锦还乡时再给他补上,其中含有激励鞭策永远不忘报国的意思。如此讲述,为岳庙内围墙上那个少了一点的大大的“国”字解了围。
        西湖中间有个很适合人们谈情说爱的去处叫湖心亭,匾额上的草书“心”字没有中间的一点,导游问游客个中道理,我当即回答:“两心相连,不允许第三者插足!”导游大加赞赏,诸位哄然大笑。其实,不管书者师承嵇康、米芾的也好,临摹元末文人饶介的也罢,古往今来草书就是这么个写法。我只仅仅是迎合了现代人的文化心理,耍了一个小聪明,倒也凑巧地给那个“心”字作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注脚。
    厦门往潮州方向的公路旁,有一家石材公司,为了告诉广大顾客,他们公司的石材品种繁多材质优良,在门外的大站牌上赫然写着“石全石美”,把成语中的两个“十”字故意用错了,起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广告效应。除了小学老师当心不要误导学生外,这不恰恰是别字的荣耀吗?
       现如今,网上手机上流行一种美其名曰“金星文”的奇文怪字,大多都是些早已不用的冷僻的繁体字,且十之八九采用了古人的通假手法。好多字看样子很像梵文音译过来的经书中的文字,有的又有点像日文,方块中夹杂一些曲线符号。笔画繁多,腔调难看,让我这个教了四十年中学语文的老师如堕五里雾中,一下子成了文盲!有些商家、车站等公共场所的移动字幕上也打出这种字样,真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是文化的进步,还是倒退,还是猎奇胡搞恶作剧?我不敢妄加评说。不过,放着简便易行的现代汉语不用,而去故弄玄虚,故作高深,让本就简便的事情复杂化,把好端端的汉字搞得面目全非,面目狰狞,我不赞成。
       文字本来就是用来进行记事交流的工具,结果达不到记事交流的目的,这样的文字估计是不会有什么生命力的。历史上的武则天,自出心裁创造了十九个文字,那么样的金口玉言,又有几个能够流传至今的?文字是历史的产物,是时代前进的产物,它是不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的同行赌气说:要说复古的话,干脆倒退到结绳刻木的时代去得了,全都原生态,倒也显得万事皆空,大家干净!
       我们要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尽量准确地使用我们民族的文字,让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纯洁晶莹,代代传承!
新靖江论坛(www.xjjbbs.com www.0523.cn)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5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字义的膨胀

(三)    字义的膨胀

     全世界四千多种文字,唯有汉字是表意文字,而且表意的丰富性、细腻性是其它任何文字所无法比拟的。外国人交谈,经常要靠挤眉弄眼耸肩摇指来帮助意思的表达,而我们中国人,一般是不需要那套装腔作势的体态语言帮忙的。不管什么学历,只要有一定的说话能力,一般是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清所要表达的意思。
     汉字的队伍十分庞大。东汉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收录了9353个单字,加上1163个重文,共收了一万多字。清代官修的大型字典《康熙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还有古文字1995个。《中华大字典》收录的文字比《康熙字典》还要多一千多字。即便如此,我们的先人有时还嫌不够用,常常还会来点通假之类,以满足一时的表意之需。
     现代汉语的语汇更为丰富,由字和字组合起来的词条,可以说不计其数,连同1982年增补的在内,《辞海》收录了109717条词目。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深入,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新的词汇还会不断涌现。商务印书馆编印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常用词条已达五万三千多条。汉语语汇的数量不断增多,表意功能不断精细、广泛、完善,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可见一斑。
     以前我们认为现代汉语中“深”“令”“道”“其”等字的义项特别多,用起来特别爽手,可现在我们发现,有些字词已成为处处可用的磁卡,随便往哪里一刷,都很妥贴,都能解决问题,像“嗲”“酷”“棒”“吔”等等。
     一个“搞”字,当今它能代表多少动作,表现出多少个义项,恐怕就是文字方面的专家也一时无法说清。《现代汉语词典》上对这个字只列出三个义项,选录了两个词条,可现在人们常常这样表达:喝酒——搞他两杯;吃饭——搞他一碗;把某人某事搅黄了——搞他一下子;外出打工——搞点儿钱回来……如此等等,好像一切动作,只要一个“搞”字就可以搞定。看,经过时代这个膨化机的炒作,“搞”的义项多么广泛。
     再看老舍先生在他的剧本《茶馆》中,把一个“意思”调遣得多么惟妙惟肖;贾平凹在他的长篇小说《废都》里,把那个“行”字运作得又是何等的活灵活现。
     有这么一位学生,不知从哪里听来了一句促狭话,在家里吃饭的时候,突然问他的父亲:“爸爸,你说,你是人呢,还是东西?”他的父亲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当然是人,不是东西!”刚说完,这位聪明的父亲就觉得不对,失言了,马上纠正说:“噢,不对,是东西,不是人!噢,还是不对!”一时语塞,噎在那里了。这位学生本来就在窃笑,一听他父亲越说越缠不清,一口饭笑喷在对面母亲的脸上,那位母亲也伸着僵直的手臂笑骂:“你这个东西,还真不是个东西,上了鬼东西的当!”
     看完这则故事,我们想想,“东西”这个词头,它可以代替多少一时说不清的东西啊!
     还有好多字词,她们的生殖能力十分强盛,随着时代的步伐,她们会繁衍出许许多多新的生命,这些欢蹦乱跳的全新的生命,让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越发绚丽多彩。
新靖江论坛(www.xjjbbs.com www.0523.cn)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6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字的脚步

(四)    汉字的脚步

      汉字,打从中原腹地诞生以来,生就实用和艺术两条腿,沿着历史的轨迹,时而疾驰,时而缓步,时而撒欢潇洒,时而抑郁滞涩;蹦过了春秋,走过了秦汉,迈过了大唐,越过了大清,如今仍然健步如飞地前进在华夏这块黄色的土地上。
      有人说,汉字一出娘胎,只有实用价值,没有艺术价值。我说,既然汉字起源于图画,她的美学价值、艺术价值就是与生俱来的,只是一路溜达到汉魏年间才被人们发现罢了。
      有人说,随着科学的发展,电脑的普及,当今汉字的实用价值开始衰退,写字只要敲敲键盘就行了。我说,至少近期内,小学的文化教育,还不可能只敲键盘而不学写字。只要方块字还存在,就得写字;只要还需写字,那她的实用价值就无可辩驳的存在。
      不可想象,如果我们需要接触文字的地方,全都换上甲骨文,换上“张旭”“怀素”,那还有多少人能快速而准确地辨认呢?故此,我以为,纯艺术化的所谓书法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汉字的旅程,完全是靠两条腿一步步脚踏实地走出来的。
      从前的汉字,无论是哪种艺术特性,都是文人雅士、官宦望族享用的奢侈品。能赋予汉字艺术特质的大家也是凤毛麟角、寥若晨星,其艺术作品实属阳春白雪,交流切磋的也只是少数文人之间的雅兴而已。普天之下的平民百姓,没有那个时间,没有那个精力,没有那个资财,也没有那个权利去作高雅的享受。像我那已故的岳母大人,她一生的行踪都未能超出一平方公里的范围,根本就接触不到那些铁画银钩,就是把美女簪花的绝世佳作放到她面前,她也无福消受,也不会产生美感的冲动和共鸣。
      记得小时候,不知是谁写在土地庙墙上的一个大大的“鹅”字走进了我的视野,觉得很好看,可惜当时没有摄影设备,没能把那个上下结构的擘窠书存留下来。文化革命期间,在江南的一个什么司令部里,见到了一札清代考举人的试卷,一律的小楷,清丽隽秀,各有千秋,引得我翻看了半天还恋恋不舍,不几天,听说被人引炉子烧掉了。十多年前,有家报纸上曾经刊载过一幅字,把个“舞”字写得像一位正在表演的芭蕾舞女演员,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汉字的艺术功能愈加强烈地冲击着我的心灵。
      值得显摆的是,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小户人家,墙上挂的,家中藏的,少说也有十几位名家之作。诸如靖江刘振铭先生的,泗洪罗晓海先生的,贵州杨霜先生的,绍兴蒋维善先生的,泉州张文佑先生的,安徽张云龙先生的,烟台迟志邦先生的,部队卲耀南先生的等等。他们那鸾飘凤泊的艺术作品,让我们家芬芳雅致,蓬荜生辉!
      去年,浙江的一位友人送我一卷烫印的《三字经》竹简,辽宁的一位朋友赠我一卷电脑刻的篆书《论语》,这些看来都属“千人一面”的“印刷品”,然而融进了现代科技的工艺,倒也别具一格,别有风味。我的学生还纷纷给我送来《毛公鼎》《散氏盘》《中国传世书法》等等碑帖,让我捻须把玩喜之不尽。而本人的涂鸦,近年来也在网上发布的入展入选作品中频频亮相。中华民族的汉字,凭借她的双腿,居然迈进了世代处在最底层的茅舍,走向一个才疏学浅先天不足者的笔端!
      随着中华大地的经济振兴、社会进步,擅长龙飞凤舞的高手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仅2007年,中国书法协会就接纳了1141位成员。除了道观寺庙、名胜古迹、闲庭大堂外,各地亭店馆所的装饰,也常能看到名家的墨宝。书法,作为一种中国特有的艺术,空前发展,方兴未艾。汉字的脚步正在走向千家万户,真所谓旧时玉案龙虎字,如今步入百姓家。文人们的往来,也常像古人那样,“秀才人情一张纸”,低调频繁,让艺术化的汉字,犹如万紫千红的春花到处开放。
      美妙绝伦的汉字,恭请你迈开更加矫健的步伐,走向车站、旅店,走向酒家、茶馆,走向老板的居室,走向百姓的家庭,让五湖四海到处都闪烁着我们民族文化的光华!
新靖江论坛(www.xjjbbs.com www.0523.cn)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现在都不怎么拿笔写字了,都是键盘打字。其实现在想想汉字还是写出来比较有味道
新靖江论坛(www.xjjbbs.com www.0523.cn)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浙江天台县琼台仙谷中,有一堵崖壁上凿刻了一幅图案,整个外形是一枚戏称孔方兄的大铜钱,在中间方孔的四面,不是镌刻“乾隆通宝”之类的字眼,而是分别凿刻着“隹”“五”“矢”“止”四字。粗看不太明白,稍一思索,此四字共借一个方孔“口”,构成了一块内方外圆的整体,念作“唯吾知足”。”楼主文章中的讲是这样的吧?
唯吾知足.jpg
新靖江论坛(www.xjjbbs.com www.0523.cn)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s:12] 我以为是不让写汉字,要写中文
新靖江论坛(www.xjjbbs.com www.0523.cn)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错了,是要写英文
新靖江论坛(www.xjjbbs.com www.0523.cn)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汉字,典故娓娓而道,读起来实觉受用。《希望》一篇浓浓的生活气息,忍俊不禁,倍感亲切。多谢张老师

没见过那个“八仙上寿组字歌”,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有福一见。。。
新靖江论坛(www.xjjbbs.com www.0523.cn)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孔方兄的形状是一样的 ,刀客先生指的是印章,文中说的是崖刻,字体有些差异。关于八仙上寿联,我已用小篆涂好 ,待裱好后就贴上来,恭请各位雅正。
新靖江论坛(www.xjjbbs.com www.0523.cn)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7楼张海如于2009-06-02 22:24发表的  :
孔方兄的形状是一样的 ,刀客先生指的是印章,文中说的是崖刻,字体有些差异。关于八仙上寿联,我已用小篆涂好 ,待裱好后就贴上来,恭请各位雅正。  
没想到张老师如此认真严谨。汗颜。学习。
新靖江论坛(www.xjjbbs.com www.0523.cn)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一个老笨蛋,在网上贴文章,还是近一个月前,在马颖老师的指点下学了一点皮毛,刚开始,新鲜有趣,连续发了几篇烂东西。《汉字别传》共五篇,第五篇《字源戏谑》至今还漂泊在外,而本不属一家的《希望》却鸠占鹊巢。我不会捣鼓,现恭请哪位先生行家帮我调整过来。谢谢!
新靖江论坛(www.xjjbbs.com www.0523.cn)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6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字源的戏谑

(五)    字源的戏谑

      汉字起源于陶纹,起源于图画,起源于甲骨文,或曰,汉字系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既然水是混的,不妨也来搅一杠子,胡侃一下几个汉字的源流。
      道家的玄机,魏晋的清谈,佛教的经文,诗句中的“心有灵犀一点通”,成语中的心领神会、善解人意,自然科学中的定理公式,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用自己的心思去想像、去意会、去“参透禅理”,这就得有个“悟”字。工具书上判“悟”为形声字,从心,吾声。我倒认为,把悟字理解为会意字更为妥贴。自己不用心,何来“悟”呢?没有点悟性,能做唐僧的保镖吗?能立地成佛得道成仙吗?没有点悟性,连谈情说爱都只会像“十八里相送”中的梁山伯,是只“呆头鹅”,更不用说在科学事业上去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了。
      “爱”在古代,原本的写法很简单,就是“既”字右边半个部件为上,心为下,组成上下结构的一个字。读音与现代的不同,从心,旡(JI)声。有人看花了眼,以为上边是个“无”字,理解成“爱”就是没有心肝的意思,纯属庸人误解。
      有了草书之后,“爱”字不知被什么人写成了繁体字,大概意思是,有人存心拿着一方手帕送给路上的行人,以表示自己的爱意。到了公元1956年,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爱”字中间的“心”丢掉了,改为手拿方巾送给友人,做做表面文章,就算是示爱了。
      怪不得当今世上盛行着那些没心没肺的廉价到分文不值的爱,动辄就摇动“我爱你”这面杏黄旗,哄人骗人欺负人;嘴上叫哥哥,手里摸家伙,心想别一个。
      而今,有关是否废止简化字恢复繁体字的争吵喋喋不休沸沸扬扬。把先秦的文字拿出来研究一番,就不难发现,好多字,古代的写法实际上很简便,比如“无”字,古代的异体就是我们现代的写法,甲骨文金文中的“身”“以”等字比现代简化字的笔画还要少。来个中庸之道如何?既不全盘废止,也不全面复辟,与时俱进,科学界定。像“爱”字的写法,我以为还是回归本源为好。
      我们呼唤着真爱,那么,爱字在哪里?山重重水漫漫,爱字写在蒙蒙雾那边;路迢迢月溶溶,爱字沉在粼粼情水中。
      “悟”和“爱”这些字,都是汉字的后代,像“人”“善”这类字才可算是汉字的老祖宗。
      “人”者,中原殷墟人氏;“善”者,亦然。二者几乎同时出生,他们的父母据说都是彩陶符号。
      “人”字原本是个象形字。其模样是垂手侧立,上背微驼。垂手侧立,是不敢面对老天  爷,意味着人们必须听从命运的安排;上背微驼,表明生活重担长期压迫,人生艰难困苦。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不断往汉字中注入新的意义,字的形态也在不断的变化。今天我们看到的“人”演变为很简单的一撇一捺。
      有人说,“人”的一撇是天,是乾;一捺是地,是坤,人是天地融合而产生的精灵。也有人说,一撇代表阳,一捺代表阴,人是阴阳调和的产物。又有人说,这一撇一捺代表着男女,世上的男性和女性就像两根擎天柱一样,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组成一座金字塔,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地巍然屹立在天地间。
      其实,这些说法都像我一样,缺乏文字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凭着想当然在那里信口雌黄,自欺欺人。后人之所以如此杜撰,无非是警醒世人,人类应该和平共处,人和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不看重人,不尊重人,不关爱人,不忧虑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注视宇宙的动态、地球的嬗变,那么我们人类迟早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善”字原本就像只羔羊。羊是三四千年之前人们信奉的一个吉祥物,那时的人们都认为羊是最善良的。有人会问,那《史记•项羽本纪》里怎么说“很如羊”呢?告诉你,这里的“很”不是什么通假字,“很”是执拗,不听从的意思,也可以灵活的理解为抗拒干扰固守善良本性的意思。
      人们经常挂在嘴边上的“真善美”,“善”处在中间那个制衡的位置上,失去善,真和美也就错位或失重了。
      我的看法可能偏颇,我认为世上的坏人恶人,那些杀人犯,原本并不想残忍作恶,绝大部分都是某种因素“逼迫”的后果,有所谓逼上梁山。只有极少数虐待狂、占有狂、杀人狂才是人间的魔鬼。那些人的精神完全失去了人性,说温和点叫神经病患者。
      父母逼迫子女读书求学,其施加的压力超出了子女的承受力,日积月累,一旦爆发,那根亲情之弦就会断裂,就会出现弑父弑母的惨剧。
有个杀人犯,用尖刀连续捅死了多名警察,根源何在?小小的警民纠纷没有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使然。
      有些持枪行凶者,就是因为他们心中的某些不满,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消释,积之久,发之狠,走向极端。
      那些杀人不眨眼的强盗,也是后天缺乏友善的教育,贪欲没有得到抑制,导致他们做出许多离经叛道的坏事。
      这里似乎有帮恶人辩护之嫌,然而,请每一位好人冷静地想一想,我们平时有没有凡事都能善待他人呢?有没有做某种己所不欲而施于人的事情呢?有没有做简单粗暴、恶语相加、火上浇油的事情呢?有没有在救苦救难,雪中送炭,关爱弱小,力保平安上下过功夫呢?
      人哪,最容不得的就是冤屈。华夏是礼仪之邦,古往今来,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断地揭竿造反起义革命?就是有许多同样是人的人,肆意地欺负压榨残杀他人,自以为天生高贵正统,动辄给人扣上贼盗匪的罪名。其实有许多矛盾是完全可以化解的,其实军事家和战犯一天到晚算计的同样是如何驱使一部分人去残杀另一部分人!我还是奉劝凡是一撇一捺的人,遇事善当先,每言善为本。
      一个胡搅蛮缠的妻子,嘴里吼着“有种你今天杀了我,不杀了我不是爹娘养的!”硬是往正在厨房做菜的丈夫身上撞击,肆意挑衅,咄咄逼人!一股男子汉的血性冲上脑门,眼前一黑,挥手一菜刀,岂不是由好人一下子成了杀人犯?
      善恶一念间。丈夫的自控力是一回事,难道丈夫走上断头台,那个阴曹地府的妻子就毫无责任了吗?两个人都是来者不善的货色!
      世人的信仰各异,但归根结底,还是信善。且看《圣经》、佛经,中国的儒家、道学,有哪一家的根本宗旨不是劝人为善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古今众生,交口劝谕。再读读那些《孝经》《三字经》《女儿经》《千字文》《弟子规》以及古今名家的家训,又有哪一篇离开过那个“善”字?可以说,古今中外的道德文章,离开一个“善”字,就全然是废纸一张!
      “人”“善”合二为一,一是身躯,一是魂魄,一表一里,形影相随。“人”离开“善”就失去了本性,灵魂出窍,行尸走肉!随着年代的久远,“善”字的形体发生了变化,而她的意义流传至今,几千年没变。“人”“善”一体,光耀千秋!
      一切事宜,只要以善为根基,付出真诚的爱心,多一点悟性,设身处地的多为他人想想,就都能办好,我们的社会就会其乐融融,和谐欢欣。

                                                    2009年3月 于 雅趣轩
新靖江论坛(www.xjjbbs.com www.0523.cn)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3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0楼张海如于2009-06-03 09:36发表的  :
      我是一个老笨蛋,在网上贴文章,还是近一个月前,在马颖老师的指点下学了一点皮毛,刚开始,新鲜有趣,连续发了几篇烂东西。《汉字别传》共五篇,第五篇《字源戏谑》至今还漂泊在外,而本不属一家的《希望》却鸠占鹊巢。我不会捣鼓,现恭请哪位先生行家帮我调整过来。谢谢!
不好意思,早先版主合并时忽略了。现已将篇五合并在内,系列观读。
烦请将《希望》篇重新开贴另发,版主才好将此主题贴内被合并的〈希望〉篇删除,以成系列。

若还有成系列的几篇,可在同一主题贴内,点任一楼的“引用”进入发贴页面,就可以发了。
新靖江论坛(www.xjjbbs.com www.0523.cn)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高远深邃诗意无限而又清丽淡出的碧天如水老师!谢谢老师的指点提携和帮助!我觉得“原创文学”栏是大家展示文学才华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我的《希望》篇就不必再贴了,还是删掉吧。待写了新的文章,我再贴上来请大家斧正。
新靖江论坛(www.xjjbbs.com www.0523.cn)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4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8楼路草于2009-07-14 14:08发表的  :
  [upl




.......
点“浏览”,找到图片所在,点“打开”,点“确定”,再在论坛上点“提交”,就OK
新靖江论坛(www.xjjbbs.com www.0523.cn)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4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哪位高手帮帮忙,把18楼我刚才的帖子删掉,不知我是怎么搞的,形成了那么一大段空白,很容易造成误解,不好!
新靖江论坛(www.xjjbbs.com www.0523.cn)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线电话:0523-84837888|站务咨询:18952637888|手机客户端|手机版|小黑屋|新靖江论坛 ( 苏ICP备18055248号 )

GMT+8, 2024-6-1 09:52 , Processed in 0.179965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