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977|回复: 3

史学•人学•科学——读《风过骥沙》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5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
潘浩泉

    春节我要读点书的。今年,高峰的《风过骥沙》成了首选。它是史学著作,靖江难得一见,与四年前的《拾荻马沙》堪称“双璧”,值得一读。
  《风过骥沙》注重人物,以传带史。史学也是人学。马克思说,“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人的活动而已。”高峰颇谙此理。从县令到大吏,从风雅名流到草根女性,书中的不少篇章便是他们“追求活动”的记叙。尤可欣赏的是,笔墨并未流于旧闻轶事的搜罗,而是尽可能地探索人的内情,涉及诸多奥义,对我们解读人性和领悟人生不无启迪。
人是唯一追求生存意义的造物,追求的基本价值指向,不能不是自由,身心的自由。人应该成为自己的主人。明代知县殷云霄,原本耽于名利,忧谗畏讥,日子过得并不舒畅,自从与山人孙一元结交之后,不仅诗艺受到点拨,思想亦受点化,从此换了一种活法,经常呼朋唤友,吟诗作赋,登孤山,下江南,游太湖,“把酒四望”,笑傲风月,让心灵有了家园。大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人只有在文化活动中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人是什么?有哲人说,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当然,还有多种论述,总之,人是复杂的,性格是复合的,甚至是化合的。明代知县陈函辉,进士出身,政绩卓著,官拜兵部尚书,最终以身殉国,是靖江历史上早有定评的“模范县官”。高峰却另辟蹊径,通过十个鲜为人知的侧面,呈现陈函辉的多种品性。原来陈函辉还是性情中人,嗜酒,虽患肠血症却不戒酒。爱花,江南朋友为他过江送菊。“交游几半天下”,其中既有文坛高士,也有江湖草莽。他与妻子恩爱,也曾眠花宿柳,一度纳妾成瘾,大年三十居然操办婚礼,还诗曰:“好梦惊回爆竹声”......一位历史人物的形象更趋真实和完整。
    人在命运面前往往是无奈的。清代的刘和与“两朝帝师”翁同龢同在拔贡中顺利通过,二人结为莫逆,都想蟾宫折桂。到了廷试,刘和列为上等,翁同龢列一等第五。顺天乡试,刘和名列第三,翁同龢排到了二十七。正当刘和踌躇满志,忽闻其父病故的噩耗,不得不返回靖江奔丧,错过了咸丰三年的机会。直到咸丰六年,服丧已满,赴京应试,途中遭遇大雪,得了肺病,只好带病赴考,结果落榜了。翁同龢则于此年状元及第。不久,刘和含恨九泉。假如咸丰三年刘和没有得到父亲的死讯,假如咸丰六年刘和未染风寒,那么,登上金鸾殿的未必是翁同龢。然而,作为“人间法则”的命运,拒绝“假如”。
    《风过骥沙》考证严谨,成果丰硕。史学也是科学。史学研究的前提应是尽量占有史实,而史实需要剔抉爬罗,辨伪存真,道听途说不得,戏说不得,想当然不得。靖江的史料不算丰富,加之时事之云遮雾罩,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考证是要“痛下功夫”的。本书某些细节的获得,无异于大海捞针。比如,作者对张一留史料的钩沉,花了两年时间,不断在网络和旧报刊上搜索信息,终于还原了一个在时代大潮中沉浮的灵魂。此乃一大发现,一代名士免于湮没。张一留从矢志救国到潜心向佛的心路历程,具有典型意义。比如,对清代显宦朱勋生卒年代的勘误,对其黜妻传说予以否定。比如,认定靖江的“戏鱼墩”有两处,其中位于城北园区的戏鱼墩竟是江阴“刘氏三杰”的祖基。再如,对生祠岳庙建造时间的稽考,对于董其昌是否到过靖江的质疑,都是避免传说与信史混淆的不懈努力。
    著名文学评论家黄毓璜先生指出,高峰“治史的态度是十分严谨的”,“不隐恶,不掠美,其务实精诚令人钦敬。”
    如今,研究历史显然寂寞,但缺乏历史研究的城市却是可悲的。令人欣喜的是,就在《风过骥沙》出版前后,靖江两部乡镇“史记”——《沙上•东兴记忆》、《古镇季市》相继问世。
    我们正在现代化的大道上高歌前行,通往福祉的大门一重一重地打开,也许,那些大门的某些密码,捏在历史手里。
新靖江论坛(www.xjjbbs.com www.0523.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6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书孔夫子旧书网有售,好象打了七折
http://book.kongfz.com/18248/102079690/
新靖江论坛(www.xjjbbs.com www.0523.cn)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6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度百科:
潘浩泉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泰州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男。泰州靖江人。民盟成员。一九六二年毕业于扬州工业专科学校农机制造专业。在靖江市文化部门工作多年,后历任靖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靖江市政协副主席、泰州市政协副主席、民盟泰州市委主委。泰州市作协首届主席、江苏省作协第六届理事。二零零八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其中篇小说《光明行》为江西、浙江等省广播电台播出,据此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御林军枪声》,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参与创作的歌曲《扬子江渔歌》,获全国大奖并参加了第六届中国艺术节演出。创作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长篇小说《世纪黄昏》,先在大型文学期刊《清明》连载,后为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二零零五年五月,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潘浩泉的长篇小说《幸福花决心要在尘土里开》。二零一零年《雨花》杂志第四期,潘浩泉短篇小说《二舅舅》作为本期文眼推出。同年六月,潘浩泉散文选集《忘忧草》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新靖江论坛(www.xjjbbs.com www.0523.cn)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7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收到高峰先生的《风过骥沙》后,我感到沉甸甸的,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笔耕不辍的追求值得我们学习。
新靖江论坛(www.xjjbbs.com www.0523.cn)
回复 点赞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线电话:0523-84837888|站务咨询:18952637888|手机客户端|手机版|小黑屋|新靖江论坛 ( 苏ICP备18055248号 )

GMT+8, 2024-5-18 05:59 , Processed in 0.19888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